2014年10月24日至28日,受民革中央委托,民革北京市委会组织张凯松等8名民革党员、医务工作者赴毕节试验区纳雍县开展医疗义诊、教学培训和医技交流活动,三天时间累计举办医疗专题培训讲座3场,与当地医院开展医技交流10余次,义诊农民患者400余人。活动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一、路遇险情,出手相助 俗话说贵州天无三日晴。刚下飞机的时候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在从毕节赶往纳雍县城的路上却打起了响雷,不一会儿就有黄豆大的冰雹噼噼啪啪的砸下来,瞬间路上一片雪白。很快冰雹又变为暴雨,路面非常湿滑,视线也变得模糊。好在雨水来的快,走的也快。进入纳雍境内后不久,车子突然停了下来,在距离我们五辆车远的地方,一辆公共汽车横在路中间,车头撞到路旁的岩石后严重受损,玻璃碎片散落一地。事故刚刚发生,不容半点迟疑,医疗专家赶忙下车去现场了解伤情。1人当场死亡,6、7名乘客重伤,多人轻伤。一名乘客满脸鲜血。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的傅涛大夫翻开她的眼睛,瞳孔没有扩散,现场却没有施救条件……事故发生后车辆和村民越聚越多,专家们一边叫轻伤乘客自行赶往医院,一边帮助疏导交通等待救援。等救护车呼啸而来,把伤者都送往医院的时候,天已擦黑,而这里距离县城还有几十公里。于是县里临时从乡镇借调汽车从对面接上专家,在夜幕中赶往县城。专家匆匆吃过晚饭,便与县卫生局和各医院院长召开情况对接会。在听取了县医疗卫生情况汇报后,专家们一一介绍自身专业特长以及可以做些什么工作,并根据计划对今后几天的工作做了分组和分工。当会议结束的时候,时间指向23:20。 二、深入山乡,倾情义诊 按照24日晚上的分工,25日一早,专家组首先赶赴纳雍县居仁街道路嘴村考察。民革北京市委会社会服务处常桂云处长向大家介绍说,路嘴村地处偏远,缺医少药,以前村民生了病要跑十几里山路去镇上看病。为此,2013年北京民革筹资50万元援建了一座512平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后可以解决该村及附近一万多人的看病难题。专家们详细了解工程进度,不时提出询问,并对下步内部装修和硬件配备提出了意见,并表示今后将重点关注和支持村卫生中心服务体系的建设。随后专家来到王家寨镇卫计服务中心开展义诊。刚好碰上赶场天,四邻八舍的老乡们听说北京医生来镇里义诊,纷纷赶来,把义诊现场围得是水泄不通。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的杜巍大夫左右手同时把脉,来自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的张宏林大夫专门诊断疑难杂症,来自北京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大夫张云耐心细致的诊断各类慢性病患者……为了便于专家听懂老乡们说的方言,县医院给每名专家配了一位助手。专家在看病和开方的时候,总是要认真的向助手解释病理和如何对症下药,这样使得纳雍的医生在专家义诊过程中也学到了知识、提升了技能。 下午6:00,另一路专家已经回到了县城,义诊的专家却还没有回来。工作人员打电话催常桂云处长。她说还有几位老乡走了两三个小时的山路,一定要让北京的专家给他们瞧病。常桂云处长左右为难,一边是工作了一天没有休息的专家,一边是走了十几里山路老乡。最后专家坚持要把病人看完。就这样,晚饭又拖到七点多。 接下来的两天,专家们又奔赴阳长镇卫生院和新房乡以角村卫生服务中心为村民义诊、赠送健康教育宣传册。真是奇怪,几次义诊都碰上了当地的赶场天,看病的老乡特别多。虽然很辛苦,但专家们说,能够真正深入山村给老乡们带去健康和欢笑,心里却很甜。 三、畅谈建议,倾心交流 从来到纳雍县的第一天起,专家们树立了一个信念,把好事办好,要通过传帮带,留下一只不走的医疗队,这个医疗队就是纳雍的医务工作者们。所以除了义诊,专家们每到一处都要和当地医生作深入的交流,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作专项辅导。应纳雍县卫生局的请求,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大外科的张凯松和来自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的李明山两位大夫为县里的200多名医护人员做了影像分析技术和临床营养支持的专题讲座。专家说,如果上大课,别的专家就不能发挥作用,而且上大课实际效果未必好。为了最大程度发挥每一位专家的作用,我们又把专家分成若干小分队,针对医院和各科室进行直接交流和指导。张凯松、傅涛大夫深入病房开展查房教学;张宏林大夫到县医院手术室亲临指导;李明山、戴金汉大夫与各医院影像科医生一起探讨技术难题;刘喜荣大夫和医院院长交流医院信息化建设课题…… 杜巍和张云两位大夫去了县中医院。杜巍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30多年的从医历程和对传统中医的认识。杜大夫说,中医是一门独立的医学体系,中医的精髓是整体调节与辩证施治。中医像艺术,如果中医是达芬奇,那么西医就是印刷机。学习针灸一定要练好基本功,年轻人最好练些气功,太极拳也可以,所谓功夫在针外……杜大夫一边说一边演示,狭小的办公室里鸦雀无声,医生们沉醉在他的一言一语、一招一式之中,如痴如醉。后来,一位医生发来这样的短信:“杜老师您好!我是纳雍县中医院针灸科刘银松,听说你们今天将离开纳雍,很遗憾没机会去送你们,也不能再继续聆听您的指导。您不知道,聆听您的教诲,使我受益匪浅,使我迷茫之心豁然开朗。是您在我彷徨之际给予我忠告和建议,使我茅塞顿开,为我的从医道路指明了方向。寥寥数语无法表达学生心中的感激之情,但我还是要谢谢您。若将来有缘,我一定到北京去看您,再聆听您的教诲”。 27日下午3:00,专家组一行与纳雍县政府、县卫生局以及各医院召开座谈会。专家们根据几天来考察的情况,针对医卫人才培养、医院特色化建设、农村社区卫生保健、地方病防治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专家指出,纳雍是发展中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才是关键,我们既需要专业人员的引导,也要给年轻医生施加压力,让他们钻研业务,积累经验,培养自己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遵从“低层次、广覆盖”原则,可以在农村地区扶持乡医村医、发展中药草药;纳雍县在努力提升医疗水平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公共卫生服务,通过科普教育和健康宣传提高百姓的健康意识。努力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让每一位农民不因为疾病而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掉队。常桂云最后表示,民革北京市委会高度重视此次活动。通过组织专家到毕节纳雍开展医疗义诊和培训使民革党员得到了锻炼,更为重要的是让党员在参与社会服务中发现问题,提高能力,更好的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四、情系乌蒙,依依不舍 10月28日清晨7:30,天蒙蒙亮,专家一行坐上了归途的汽车。一路上没有北方的雾霾,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只是清新舒畅的空气和满目葱翠的青山,偶尔看到一片云,走近是团雾……但是专家们已经无心欣赏窗外的美色,在摇摆的车厢里沉沉的睡去,鼾声一片。14:10分车辆抵达贵阳龙洞堡机场,17:00专家们坐上飞往北京的航班。当飞机徐徐降落在首都机场的时候,北京已是万家灯火。说不清是牵挂、敬佩,还是感动,专家们在分别的时候纷纷相约再去纳雍。 五天来,从专家们一踏上贵州这片土地,就匆匆赶路、匆匆吃饭、紧张工作,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留给了这里的患者和医生们,义诊、培训、指导、座谈,没有一刻休闲和娱乐。从他们身上体现出白衣天使的敬业、奉献,更展现出民革党员的责任和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