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当前位置:

首页 民革人物 党员风采 查看内容

高志凯:为公众服务不懈追求

2016-12-12 16:1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508| 评论: 0

摘要: 高志凯:为公众服务不懈追求2012年11月15日,中共十八大新选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北京时间上午八点一直到下午两点半,高志凯应邀在英国伦敦BBC总部,与BBC世界新闻报道的主持人同台直播。这是BBC ...

高志凯:为公众服务不懈追求

2012年11月15日,中共十八大新选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北京时间上午八点一直到下午两点半,高志凯应邀在英国伦敦BBC总部,与BBC世界新闻报道的主持人同台直播。这是BBC有史以来第一次邀请中国嘉宾同台直播。当全世界都在屏息等待我国新一代领导人登场之际,在世界新闻的全球平台上,向全世界观众介绍中共十八大的重要意义和新一代中国领导人,意义非同凡响。

    精彩的人生跳级:“机会来了,水到渠成”

1977年,刚满15岁的高志凯以高一学生的身份和英语高考状元的成绩考入大学。这个同学眼中的“小不点儿”,21岁就已研究生毕业,并进入外交部工作。两年后被选拔为领导人担任英语翻译。高志凯多次陪同小平同志会见外宾,包括尼克松、老布什、蒙代尔、基辛格等历史风云人物,还曾陪同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出国访问。

1988年,高志凯离开外交部来到耶鲁大学求学,取得耶鲁大学法学博士之后,高志凯开始自己跨越式的职业生涯。从联合国译员,到华尔街的律师;从摩根士丹利的亚洲区副总裁,到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从香港证券与期货监察委员会中国事务顾问,到中海油高级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从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秘书长到中欧联合投资公司副董事长。

很多人对他在世界顶级公司和机构之间屡次“跳级”而惊叹,他却觉得这一切都是顺其自然、轻而易举。他说,没有哪一次转行是他一味追求的结果,往往都是机会来了,而自己又刚好符合条件,水到渠成。在高志凯轻描淡写的背后,有四个字被一遍遍地印证,那就是“天道酬勤”。

建言献策:“为公共服务而奔走”

作为耶鲁大学的学生,高志凯清晰地记得,在开学典礼上,耶鲁大学法学院Calabresi院长风趣地对他们说:“既然你们能坐在这里,就说明你们都是佼佼者。25年后,你们当中会出一位美国总统、10位参议员、30多位政府要员、百万富翁不计其数。但是,唯一令我担心的是,你们是否会有一颗为公众服务的心。”

当时他听到这句话,心中非常激动,并立志要永远为公众服务。近年来,他提出了很多独具慧眼的见解和政策性建议,不少建议获得了相关部门的采纳和重视。他的《建言献策汇编》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版都已整理完毕。仅仅这三年的建言献策报告就有167篇。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参与奥运安保工作的公安和武警战士人手一册《鱼钩与长矛》的培训教材,教材以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事例,告诉大家哪些行为是别有用心的人设计成诱饵的“鱼钩”,哪些行为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声誉造成恶劣影响的“长矛”。这个“鱼钩与长矛”的理论就是高志凯首创的,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批示,并在上海世博会、建国六十年大庆、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继续得到运用。中央电视台还专门拍摄了长达32分钟的《奥运档案——鱼钩与长矛的故事》专题纪录片。

2008年,我国派遣军舰前往西非海域,为商船护航。这是郑和下西洋以来中国军舰首次出海执行作战任务。高志凯提出的“真假海盗”理论受到我国军方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填补了派遣军舰出海作战计划中的一项空白。因为原来的作战计划中,没有关于假海盗的假设。2009年8月,一艘俄罗斯商船“北冰洋号”失踪。后经查实,该船是在波罗的海遭到所谓的海盗劫持,被劫持到赤道附近的西非海岸。有消息表明,所谓的海盗是以色列派遣的特工人员,他们怀疑“北冰洋号”运载的不是所谓的木材,而是准备运往中东的导弹。这是两百多年来发生在欧洲水域的第一起所谓的海盗事件。这起假海盗事件证明了高志凯事先提出的“真假海盗”理论的远见卓识。

前门23号院子,始建于1903年,曾经是美国驻华公使馆,是辛丑条约规定建立的“使馆界”的一部分。辛丑条约规定,“使馆界”中国人不得入内居住。1950年,中国人民收回了这个院子,周恩来总理曾在院内会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目前该院子产权属于外交部下属的钓鱼台国宾馆管理局。2006年,该院子被租给有外国背景的公司,该公司名称叫做“使馆界”有限责任公司。一进大院就矗立着一块偌大的石壁,上面悬挂着巨大的英文专有地名“使馆界”。该公司还以“使馆界”的名义在报刊杂志上大做广告。一时间,“使馆界”似乎死灰复燃。高志凯经过半年多的四处奔波、多方呼吁,在外交部和公安部的配合下,终于在2009年建国60周年大庆前夕,彻底禁止了“使馆界”的使用。

“我很热心建言献策,这是我的一大兴趣。我每年报给民革中央和民革北京市委的意见建议二十篇左右。我关注比较广泛,有奥运、经济、民生、外交、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救灾等各个方面。有时候比较急的问题我就直接报送有关部门。”

2012年11月,高志凯发现有二十四家外国银行操纵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他马上连夜写了一篇《关于我国对西方主要银行操纵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案件开展调查的建议》,建议行使中国的管辖权,对他们进行调查。由于事情重大而紧急,他直接找到全国政协常委赵启正,并通过他报给了相关部门。这一建议受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高度重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司打电话给他,并对此做出答复,认为“对金融市场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将在建设我国金融市场体系时加以注意和防范”。

    总结这几年建言献策的经验,高志凯说,“首先是勤奋;然后是琢磨、关心国家大事;接着是调研、汇总各方面的信息。写一条建议往往要想很长时间,我周末从来都不休息,绞尽脑汁地想啊、写啊。大多数建议发出去就石沉大海,建议的落实也要经历很多努力。”

公共外交:“传递伟人思想、宣传改革开放”

高志凯认为,公共服务的外延绝不仅仅是建言献策就能概括的。由于他在邓小平身边工作过,亲耳聆听过伟人的声音,因此他对小平当年的种种论断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这种理解和感悟也随着他阅历的丰富而越来越深刻。“30年过去了,他所说的都做到了,他预言的都实现了,整个民族受益于他,整个世界对他肃然起敬。”

    近年来,他充分利用在外交领域的优势,积极从事公共外交,广泛宣传伟人思想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一方面广泛接触欧、美、日高层官员和智库、学术界、工商财经界高层,及时了解情况。另一方面努力参加世界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各国驻华大使馆、各大智库的学术研讨,发表重要演讲,分析世界形势。他还经常发表中、英文文章并多次接受国内外主流媒体采访。

中共十八大召开期间,他参加二十三场中央电视台、CNN、BBC等中外主流媒体的电视访谈和电台访谈。他提出“绿色发展是硬道理、软道理和巧道理”的理论观点,在国内外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2012年,高志凯在人民日报内参发表三篇关于中日钓鱼岛冲突的建议,为我国高层领导人决策提供参考意见。高志凯参加新加坡亚洲新闻电视台关于中日钓鱼岛冲突的专题访谈节目,与新加坡前驻美大使、日本前驻新加坡大使展开电视辩论,阐述我国关于钓鱼岛的立场,批驳了日本的错误立场,在东南亚引起广泛共鸣。

有同事和朋友不理解高志凯的做法,觉得他进行公共服务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来创造更多的个人财富,何苦做这种没有报酬的苦差事。可在他看来,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不仅应注重个人的发展,更应该融入到公共服务中去,为社会多做贡献。他为公共利益的不懈追求给他带来了众多荣誉:2011年,他被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授予“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称号;荣获民革中央颁发的“民革全国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荣获欧美同学会颁发的“中国留学人员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在2012年北京市民主党派“凝心聚力”工程总结大会上,他又被评为北京市民主党派年度优秀人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