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翠平 “幼年我在姥姥家生活,被漂亮的剪纸吸引,从而经历了这门民间艺术的启蒙学习,开始了与剪纸为伴的快乐人生。”北京民革党员、齐派艺术四代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尹浩感慨说,至今已有45年! 45年里,心灵手巧的尹浩让剪纸艺术在北京城“遍地开花”。 《气壮山河剪纸系列作品》65幅剪纸艺术作品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抗战名将头像剪纸系列作品》70幅曾经在2015年,作为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项目在北京抗战名将纪念馆展出并被其收藏,《剪出我的中国梦》系列剪纸作品入选“北京礼物”。此外,尹浩还以志愿者的身份将剪纸技能带进社区、敬老院、残疾人之家、打工子弟学校等,向老人、学生、外国友人、农民以及打工子弟传授剪纸技艺,让他们也感受到剪纸的乐趣。“志愿服务时长每年累计都在5000小时以上,教授剪纸每年2000人次左右。”尹浩说。 近年来,尹浩将这一民间艺术引入了新的主题——红色历史。 2019年12月8日,尹浩来到浙江嘉兴参观红船,这一次的参观学习,使他对红船精神有了更深的体悟。回来后,他就一直想着以“红船”为题材,创作红色主题剪纸作品。 “我作为一个剪纸传承者,重温红船的历史沧桑,激发了我创作《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剪纸作品的灵感,我把当下生活内容融入传统剪纸创作中,打破了传统剪纸中保守的创作方式和思维模式,应和了‘笔墨当随时代’,也算对剪纸的一种创新吧。”尹浩说。 一连几个月,一有时间,尹浩就会画红船,进行了几次修改后才算满意,他才真正拿起了剪刀,开始创作。几个月后,一张名为《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的剪纸作品终于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那一刻,他很兴奋。 随着建党100周年的临近,尹浩想着再创作一幅红色主题剪纸,为建党100周年献礼。不同以往,在这幅作品中,他希望能刻画一些人物形象。 “刻画民俗节气场景,是剪纸最擅长的题材。但我认为剪纸可以涉猎更多,比如说人物肖像。当然,用剪纸反映一般人物已不易,而反映历史英雄人物,岂不更是难上加难?”虽然重重困难,尹浩还是开始了创作之旅。 “在创作之前,我想了很多,说到‘红色文化’,除了红船精神外,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都是值得浓墨重彩的弘扬,我试图用剪纸回忆和诠释无数知识分子、有识青年的信念和理想。他们奔赴革命圣地,尽管那时候的物资条件是那样的艰苦和困乏,但到处能听到革命战士嘹亮的歌声,到处能看到他们坚定而欢快的笑脸。歌声和笑脸里,闪烁的,是他们坚定的革命信仰。”尹浩激动地说。 前不久,尹浩终于完成了《不忘初心“喜迎建党100周年”》的剪纸。剪纸作品上有井冈山、延安宝塔、还有长征结束后在延安的大会师,红色的党旗高高飘扬,画面上的人物惟妙惟肖,整幅作品大气、肃穆,让人心生敬意。 “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回味的,只有铭记历史,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曾经的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尹浩告诉笔者。 “剪纸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快乐,未来我会创作更多更好的剪纸作品!”尹浩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