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民革全国组织建设社会服务参政议政工作表彰会在京举行。会议表彰了民革全国组织建设社会服务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下是获得民革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的北京民革党员优秀事迹。 王璐林:民革市委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委员、民革延庆区支部委员,《团结报》顾问,北京健行中医医院院长北京匡达制药厂厂长。 作为治疗骨坏死病的专家,多年来,王璐林秉承着不变初心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为广大骨病患者解除病痛做着不懈的努力。他研制出的治疗骨坏死、促进骨修复的中药制剂—健骨生丸,是国药准字号药品,并荣获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健骨生丸促进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修复,治疗骨坏死”的科研成果论文被世界学术界认可,刊登在国际知名的SCI学术期刊上,结束了世界上骨和软骨系列疾病无药修复的历史,解决了骨坏死病无药医愈的问题。健骨生丸的问世,是中医药对世界人类的一大贡献,为人类减少残疾,增加健康指数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一名民革党员,他在民革社会服务工作中,倾情奉献、尽心履职,做出了突出贡献。早在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时,他就积极捐助了价值119万元的药品。2012年北京遭遇暴雨袭击,北京向阳路派出所所长李方洪救助被困群众时壮烈牺牲,留下了身患股骨头坏死、卧病在床的妻子和刚上大学的儿子。当得知李方洪妻子病情后,民革市委组织王璐林等医疗专家,冒雨赶赴房山区李方洪家中对其妻的病情进行免费诊治,并现场赠送了药品。2015年,得知贵州省黔西南贫困山区的农民骨结核患者丧失劳动和活动能力,无钱治疗,王璐林捐药治疗直至患者痊愈。2016年,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牵头选定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山村定点开展精准扶贫,包括农业、科技、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的精准扶贫项目。民革市委从当地贫困户和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家庭中选取了20亩作为精准扶贫脱贫马铃薯实验基地示范田,为解决前期启动资金缺乏的困难,王璐林捐助4万元用于涞源县白石山村20亩马铃薯示范种植农资支出和补贴,切切实实帮村民实现了增产增收。 李季名:民革中央祖国和平统一促进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民革市委委员、民革市委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委员、西城区委委员,中逸会计师事务所总经理。 在民革中央和民革市委的指导下,李季名长期热心于捐资助学、扶贫助困等社会服务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荣获“2014-2015年度民革北京市委博爱工程奖”。2009年捐款2万元给贵州黔西南的2名贫困高中生,保证他们完成高中3年学业;2012年为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救灾捐款3万元;2015年向怀柔喇叭沟门乡捐赠9万元高效有机肥;2016年为在事故中严重烧伤的贫困家庭女孩小嘉敏捐款5万元。在积极响应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号召,开展针对北京市怀柔区少数民族满族乡的帮扶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挖掘民革优势,结成帮扶对子,形成“一对一”对接方案,较好落实了市委统战部“建立对口帮扶工作机制”的要求。李季名还坚持发挥专业优势,常年坚持义务为北京中山书画社、北京中山文化交流中心提供财务管理、年检等方面的有力支持。 李季名是著名爱国将领李烈钧之孙,李烈钧将军青年时期便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李季名作为民革中央、民革北京市委祖统委员会委员,在进一步保护抗战胜利遗址等方面,通过建设纪念馆提升文物历史地位,扩大民革社会影响,在促进两岸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多次陪同民革中央领导接待台湾杰青团、台湾擎天协会、台湾南部乡里长、台湾高级将领参访团等组织,在对台交流交往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德龙:民革北京市朝阳区委社会服务工作专委会主任,普济草(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德龙积极参加民革中央、市委、区委组织的各项社会服务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2016年荣获“民革北京市委博爱工程奖”。作为民革北京市朝阳区社会服务工作专委会主任,他长期组织开展捐资助学、医疗义诊、法律咨询进社区、关爱社会底层人士等一系列富有实效、影响力大的活动,共捐助物资累计数百万元,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向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协调捐赠书籍逾万册,打造了资助河北精英博爱小学等社会服务品牌。 在做好本地区社会服务工作的同时,李德龙积极响应民革中央和民革北京市委的号召,每年数次远赴贵州、云南等地开展精准扶贫和投资考察调研。 在社会服务工作中,李德龙注重因地制宜,突出实效性,引导各类扶贫资源有效对接贫困对象,优化资源配置,构建长效机制。在云南昆明,针对当地特色种、养殖业,他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并签订产品回购协议,以解决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并保证村民收入,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注重改变原有“等靠要”的传统观念,走上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的良性发展道路。 李儒树:民革市委教文卫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大兴区工委亦庄支部主委,北京长城研修学院董事长、院长。 近年来,李儒树积极投身教育扶贫事业,他创建了“长城自立班”并成功实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民革中央定点帮扶的河北省涞源县,李儒树代表北京长城研修学院与涞源县人民政府就教育精准帮扶事宜签订了《精准帮扶意向书》,主动承担起对当地贫困中职学生的教育帮扶。在长城学院设立“涞源自立班”,安排来自涞源县职教中心的28名贫困学生在合作企业的行政咨询、助教、产线操作员、质检员、数据录入员等岗位上,边工作边学习,月薪在4000至6000元左右。通过实践锻炼和学习,学生在顺利完成学院安排的学习任务的同时,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做到了工作学习两不误,同时帮助涞源28个贫困家庭当年实现了脱贫。 作为教育工作者和成功企业家,李儒树长期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利用学校自身优势,建立就业培训基地,免费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帮助贫困户靠掌握技能脱贫。他还以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为重点,开展捐资助学、生活救助等公益扶贫活动,经常为灾区灾民募集善款并以个人名义捐款捐物。近年来他先后赴贵州毕节、黔西南地区、江西井冈山革命老区及北京大兴区礼贤镇访贫问苦,并接收当地的孩子到北京上学深造。在2016年湖北黄石遭遇洪涝灾害后,李儒树专程前往湖北省阳新县看望受灾严重的特困家庭。他关怀灾后重建,在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发起“爱心捐赠,情暖校园”慈善捐赠活动,向学院捐赠电脑100台,让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的同学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2016年冬,在北京市与黑龙江省民革组织的对口合作中,李儒树和黑龙江省签定教育精准扶贫协议。 余朝霞:民革市委文史与老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秘书长兼网络宣传部主任。 近年来,余朝霞在开展扶贫工作中,发挥优势,发起了“文化扶贫工程”,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山西河曲、“中国书画之乡”江西永新等10余个贫困县精心筹划了文化创意产业推介会。发起、策划并实施了“国内首家按需定捐的案例”的“爱心书架”行动,覆盖北京的民工子弟学校,国家级贫困县海南省琼中县所有小学,广东清远县部分小学等贫困地区小学,合计采购图书30万册。她多方协调在北京地铁四号线沿线每站空余场地开辟公益文化角,组织48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图片展,充分宣传当地旅游与文化风貌,大力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组织爱心企业家为内蒙古科右中旗捐赠了价值50万元的净水器。组织鲁甸地震受灾地区农民进京销售当地特产麻椒,合计销售货款近40万元,爱心货款用于灾后重建。为支持贫困地区的茶业产业发展,2015年联合马连道茶叶城组织了“首届创新名茶展”,大力推广贵州纳雍高山茶,江西吉安云雾茶,广东英德荔枝红等创新茶,为当地扶贫攻坚打造了产业基础。 2016年,余朝霞进入民革市委关于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山村精准扶贫调研专家组,参与当地的产业扶贫规划。发起建立了“民革涞源县白石山村精准扶贫脱贫马铃薯实验示范基地”,并与涞源县政府签订了马铃薯精准扶贫三年的意向书。首批实验种植的20亩青薯九号,亩产达4000多斤,喜获丰收,产品打入了超市发集团等北京市场。为巩固示范效果,引导白石山村种植户成立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到70亩,设立贫困户互助组,贫困户以土地或扶贫资金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分红,在销售方面通过电子商务等多渠道销售,逐步迈入市场化良性循环。2017年4月,组织对河北涞源县、隆化县、丰宁县,贵州纳雍县等7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的申报培训,目前这7个县全部通过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名录,每个县将获得2000万的国家补贴。 张旭东:民革中央妇青委委员、民革市委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石景山区工委副主委,中国红十字会博爱基金秘书长、幸福天使基金管委会主任、中国未来邮局局长。 张旭东管理运营的中国红十字会博爱基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幸福天使于2012年起全力开展“幸福天使美丽中国行”全国公益救护行动,推进景区红十字救护站的援建工作。先后开展了幸福天使“美丽中国行”全国公益救护行动暨“以爱育爱”公益扶贫计划博爱周青海在行动活动、 “‘以爱育爱 驰援鲁甸’幸福天使‘美丽中国行’云南特别救护行动”、“幸福天使‘美丽中国行’全国公益救护行动、西藏援建及公益扶贫计划、贵州省 9家景区援建“幸福天使红十字救护站”等项目。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博爱基金与民革组织合作,开展了博爱医疗救护站捐建活动,先后为福建平潭县、莆田县捐赠价值300余万元的医疗救护站及物资;为门头沟区捐赠价值400余万元的医疗救护站及物资;为海淀区捐赠价值160余万元的医疗救护站及物资,并培训500名应急救护志愿者。向纳雍县捐赠212万元现金和婴童物资。向河北省廊坊市4A级景区捐赠援建150万元的红十字救护站2个,并为廊坊市培训100名景区救护志愿人员;在廊坊市开展“以爱育爱 金童计划”,为100名贫困家庭新生儿进行先天性重大疾病筛查。为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磨石镇南岳村援建的“郑洞国博爱卫生站”揭牌。这是第一个以著名爱国抗战将领名字命名的博爱卫生站。向湖南省红十字会、常德市及石门县捐赠230万元现金及物资,用于在石门县磨市镇岳寺村援建1个村级博爱卫生站;援建常德市3所4A级景区红十字救护站,培训250名景区应急救护人员;开展“以爱育爱·金童计划”,为100名贫困家庭新生儿进行先天性重大疾病筛查,提供贫病婴童成长营养食品所需。 2016年5月,民革中央、民革北京市委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白石山村举行捐助仪式,捐赠了价值1473万元的现金和物资。“以爱育爱”公益扶贫计划已深入青海、西藏、内蒙古、福建、贵州等老少、边贫等地区,累计对外捐赠现金和婴童食品约3.2亿,援建“博爱卫生站”111个,博爱新村2个,捐赠红十字书库86个,援建“红十字救护站”113个。这项计划作为幸福天使基金“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工作会持续进行。 张晓艳:民革市委常委、民革市委中山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通州区工委筹委会副主任,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团长。 作为一名民革党员,张晓艳不忘初心,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医疗志愿服务精神,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她发起的医疗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团结报、团结网、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 2016年张晓艳分别荣获十大“北京榜样”(北京市委宣传部和首都文明办)和“最美志愿者”(中宣部及中央文明办)。2017年张晓艳发起的“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集体荣获“中国好医生”荣誉称号(中央文明办和国家卫计委),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2015年3月5日全国学雷锋纪念日,张晓艳发起成立“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发动三甲医院资深专家联合起来组成900人的专家团队。两年多来,张晓艳带领“志愿团”利用休息时间,先后走进河北隆化、山西武乡、陕西白河、福建将乐、西藏林芝等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北京密云、延庆等京郊大地,开展会诊、查房、义诊和讲座等活动二百余人次,为万名患者提供义诊和健康指导,查房会诊近千人次,为近五千名市县乡医院的医护人员开展健康讲座和交流指导。“志愿团”在某些县医院已开展常态化帮扶,每月一次,风雨无阻。为基层医院发展提供支持,为当地群众送去专业的医疗服务,用仁心精术惠及更多基层百姓。聚焦健康扶贫,帮助因病致贫返贫困难群众,助力脱贫攻坚,助力分级诊疗的实现。 张晓艳积极参加与组织民革市委的社会服务活动。2017年3月,张晓艳带领志愿团专家,以“关爱百姓健康,助力城市副中心建设”为主题,为通州的民革党员和广大群众组织了大型义诊、健康咨询和讲座等活动,受到通州民革党员与群众的交口称赞。“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是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与贵州省政府共同推进搭建的扶贫平台,本次峰会成立医学专家团,开展医疗扶贫,常态化送健康到百姓身边。2017年3月30日至 4月1日,经民革市委推荐,张晓艳参加了本次活动,被峰会聘请为全国50名“医学专家团”专家,在兴义市医院参加了会诊、查房等医疗援助活动,获得当地领导、医护和百姓的欢迎与称赞,为民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陈定旺: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民革市委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宝旺集团公司董事长。 陈定旺一直积极响应民革号召,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全身心投入社会活动,五年来累计为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近百万元,对民革社会服务工作做出了成绩,为民革赢得荣誉。 在民革中央对贵州省纳雍县开展的“同心博爱行”考察活动中,为改善纳雍人民医疗卫生环境,捐资为纳雍建立了中心村卫生院,该项目建成后,解决路嘴社区6000余人、干坝社区1600余人、水东乡以则孔村1200余人、张家湾镇贝勒村1300余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2014年8月,出资赞助苍南县支持乡村青少英才成长心爱素拓计划活动,并为优秀青少年代表做了题为“脚踏实地,做事先做人”的演讲,引领中国乡村英才走进社会、提升素质,促进乡村青少英才开阔视野、历练内心、感知使命、思创未来。2016年帮扶北京市大兴区狼各庄村棚户区改造、建设伊斯兰特色小镇。2017年捐资赞助了安徽舒城24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到北京同仁医院进行手术的救助活动。连续多年参与了妇女儿童基金会组织的西部贫困儿童助学行动,每年资助10名贫困儿童。 在民革中央和民革市委的领导下,陈定旺带领民革企业家联谊会的党员、企业家远赴贵州、云南各地开展精准扶贫和投资考察调研。从2013年至2016年,先后带领北京民革企业界人士参加贵州黔西南州招商扶贫推荐会;参加由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带队的贵州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调研;随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带领的民革中央调研组,就“京津冀能源结构调整”课题对河北省考察调研;随民革中央调研组在河北保定就环京津贫困带扶贫工作进行调研,并开展博爱牵手活动。2016年10月参加由新华社主办、团结报社和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协办的中国企业家博敖论坛,并发表了主旨演讲。2017年4月随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到鄂尔多斯考察调研,并在“一带一路”西北发展战略座谈会上表示,西北地区尤其是内蒙古有着土地资源优势、电力资源优势,要让民革企业家联谊会的更多企业家前来考察投资,参与到“一带一路”西北发展的战略中去。 段联:民革市委委员,海淀区政协委员,中国 信 息 协 会 理事、北京信息化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华博创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段联在发展企业的同时牢记社会责任,坚持不懈地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在公益事业的参与实践中,段联深刻体会到物质的帮助只是一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现状,需要另一种全新的帮扶模式。段联通过设立 “爱心扶智”公益项目,利用公司专业技术人才与软件技能培训条件,将因家境贫寒而无力求学的青少年从大山和贫困农村接到城市,对其进行为期5年的计算机培训,由企业承担培训期间一切生活费及培养费用,并提供就业岗位。给予孩子们立足社会的技能,让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2015年,公司扩大爱心公益培训规模,在北京市房山区建立了爱心培训基地,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基地占地近20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宿舍、教室、食堂、图书室、礼堂、篮球场、活动室以及诸多体育器械设施,为孩子提供吃住学习一体化的环境。从2014年7月至今,已有7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名孩子参与到这项爱心扶智帮扶当中。段联的北京华博创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还与北京市共青团北京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就共同创建“华博创科爱心扶智专项基金”事宜正式签署协议,使华博创科爱心扶智公益事业更加成熟规范;同时,与朝阳职工大学签署协议,共同建立针对华博创科爱心扶智项目帮扶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培训班,孩子们通过成人高考后将在朝阳职工大学完成为期两年半的学习,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使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更加宽广。 他还多次深入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扶贫工作,与涞源县政府签署教育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并走访了张北、西柏坡、阜平等贫困地区,助力扶贫工作。此外他还与黑龙江省政府签订了精准扶贫协议,并帮助河南、山西、内蒙古、云南等地开展扶贫工作。 段联紧跟国家“精准教育扶贫”大方针,开创了“授人以渔”的全新扶贫模式。他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向善、向美、向大爱走去,做有良心的企业,有良心的企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