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民主派代表会议,是民革历史上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9年10月6日,由民革、民联、民促的代表组成的统一协商会议讨论了国民党各民主派别的统一问题,制定了统一工作方案,公推李济深为召集人,邀集各方代表就有关问题继续进行协商。程潜、张治中、邵力子等也应邀参加,协调各方的意见。
《人民日报》刊载的有关中国国民党民主派代表会议闭幕的消息。 1949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统战部举办茶话会招待民革领导人,周恩来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他讲话中阐明,在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过程中,不应该也不可能采取欧美旧式民主,一党在朝,一党在野。关于民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问题,他指出,原国民党中层广大职教公务人员应当是民革主要发展对象,希望民革朋友在这方面多做工作,争取他们,使他们懂得如何为人民服务。周恩来这一讲话精神,给了民革领导人极大启发和教育,这对于各方意见的统一和中国国民党民主派代表会议的成功召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年11月12日至16日,中国国民党民主派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4个方面的代表,即民革、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共58人。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包括原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的部分成员、部分起义将领和国民党知名人士。 会议决定,民革、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统一成为一个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联、民促同时宣告结束。此前,民联、民促等组织仍然存在并有活动。 会议经过5天讨论,通过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关于当前政治任务决议案》,决定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民革的政治纲领。同时还通过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组织总章》和《中国国民党民主派代表会议宣言》。 会议选举产生了由45名中央委员和20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李济深当选为主席,何香凝、谭平山、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程潜、张治中、邵力子、柳亚子、朱蕴山、陈劭先、陈其瑗、梅龚彬、王昆仑、郭春涛、许宝驹、宁武、贺贵严、于振瀛、李世璋为中央常务委员。李锡九、龙云、刘斐等也被选进中央委员会。会议还决定成立以联系和团结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为任务的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由李济深、何香凝、熊克武、王葆真、周震鳞等72人组成。团结委员会作为民革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党内上层人士的一个特殊机构,在以后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这次会议圆满地解决了国民党各民主派别和其他爱国民主力量成立统一的政治组织问题。会议在总结民主革命时期国民党民主派斗争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新民主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并制定了相应的组织路线,会议选出的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国民党爱国民主力量的大团结。 这次大会在政治上和组织上为新中国成立后民革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