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 喜迎十九大 五年成就 查看内容

五年来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提高70% 2017年底建成区河流将全部还清

2017-10-17 19:5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217| 评论: 0

摘要:   原标题:五年来,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提高70% 今年年底,建成区河流将全部还清——碧水绿带绕京城图为凉水河恢复清澈,两岸被绿植簇拥。(邓伟摄)  拨开葱郁的绿篱、柳枝,一条清浅河流展现在眼前。  5月31日下 ...

原标题:五年来,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提高70% 今年年底,建成区河流将全部还清——碧水绿带绕京城

凉水河恢复清澈,两岸被绿植簇拥。

图为凉水河恢复清澈,两岸被绿植簇拥。(邓伟摄)

  拨开葱郁的绿篱、柳枝,一条清浅河流展现在眼前。

  531日下午来到广安门外大街,脚下就是城南排水动脉——凉水河。河水透亮,高低错落的植物临水而生,旁边还散落着小花圃,色彩交织,远远望过去,如同打翻了颜料罐。

  难以想象,如今水清景美的凉水河,曾是令人头疼的臭河沟。

  凉水河全长68公里,流经石景山、海淀、西城、丰台、朝阳、大兴、通州。因为穿越了广阔的城乡结合部,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较差,大量污水直排入河。

  2013年,市委市政府决定,下大力气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并连续出台两个污水处理三年行动方案,按照“一河一策”的方案加快黑臭水体治理。凉水河治污,也自此加速推进。

  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投撒药剂、种植水生植物、安装太阳能除藻仪等措施,2013年,凉水河消除了水华,2014年,旧宫段水质改善,2015年,大红门闸以上达到了地表四类水。随着水质好转,鱼虾、野鸭、天鹅、白鹭频现凉水河。2016年,槐房再生水厂运行,流域再增30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能力。

  小红门、槐房两大再生水厂承担着凉水河流域主要的污水处理任务。此前,由于污水收集管线未完全打通,无法在全流域灵活调度,导致小红门“吃不下”,槐房又“吃不饱”,每天有十多万立方米污水直接排放。

  “529日,西郊污水干线一号闸正式完工,把小红门再生水厂的污水引入了槐房。”市排水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一周的调试结束后,小红门再生水厂的污水将不再“跨越”排放。

  目前,凉水河流域的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了128万立方米。“随着城市发展,污水还有可能增加。所以,我们提前打出了20多万立方米富余量。”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年底,凉水河及其9条支流将全面还清。

  治河五年,本市的污水处理能力接连增长。和凉水河一样,京城的水脉正在一条接一条复归清澈。

  在城北清河,随着清河第二再生水厂的投用,如今水鸟翻飞,成了市民遛弯儿休憩的好去处;在通惠河,全线22个排污口实现截污,并应用生态治河的理念,沿岸建成生态廊道;在萧太后河,两侧低矮的棚户区和小饭馆基本完成拆除,共腾退沿河违建和低级次产业超百万平方米……

  市水务局统计显示,五年以来,全市共新建、改建再生水厂76座,铺设污水管线超过800公里。污水日处理能力从398万立方米提升到672万立方米,增长了7成。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8%

  2016年,全市建成区共筛查出57条黑臭河流,长度约248公里。目前,已有36条治理完成。2017年年底,这57条河流将全部恢复水清岸绿,本市将迎来碧水绕城的景致,市民也将拥有更多可供休憩的滨水绿廊。(朱松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