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当前位置:

首页 民革人物 党员风采 查看内容

欧阳泽华:上市公司监管面临转型时刻

2014-3-25 17:0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804| 评论: 0

摘要: 伴随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证监会的监管转型, 上市公司监管将产生怎样的变化?并购重组和退市制度将如何改革?中小投资者保护如何衔接?全国人大代表、 证监会上市一部主任欧阳泽华3月10日就此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

       伴随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证监会的监管转型,上市公司监管将产生怎样的变化?并购重组和退市制度将如何改革?中小投资者保护如何衔接?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上市一部主任欧阳泽华310日就此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向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模式转变

       记者:上市公司监管模式上将有怎样的转变?

       欧阳泽华:过去,对于上市公司监管应以公司治理为核心还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各界有不同理解。从国际发展趋势和发达市场经验来看,信息披露无疑是监管的核心。

       二十多年来,我国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方面的法规体系相对健全,监管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社会各界对此也有了较大认同。

       “知之真切笃实即是行。在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证监会在积极推进从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型,信息披露作为监管核心的地位不可动摇,上市公司监管应以信息披露为基石。

       重构统一有序的信披法规体系

       记者:如何从制度上保障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上市公司监管?

       欧阳泽华:首先,要以证券法修订和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出台为契机,着力重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规体系。

       现行信息披露体现为多维度,IPO与再融资、上市公司持续披露、新三板等三套信披体系并行,这和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不适应,也不利于投资者理解,甚至带来信息噪音。

       “知因而不知革,物失其则。在证券法修订的契机下,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经验,应以监管条例出台为龙头,在证监会层面制定一个覆盖多板块的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都纳入其中,各板块再制定细则或差异化的行业信披指引。

       今年,证监会将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推进信息披露改革。

       首先,从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入手,力倡使用浅白语言,并利用交易所和指定网站,公布更多、更翔实的结构性数据,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

       其次,适时组织发布行业信息披露指引,体现各板块差异性,同时鼓励公司自愿或主动在指定平台披露信息。

       第三,支持交易所信息披露直通车扩大覆盖范围。目前,沪深交易所信披直通车已经覆盖了约80%的上市公司。

       第四,完善建立舆情协作机制。出现重大舆情时,公司要先发布澄清公告;根据舆情关注点及反应,公司及中介机构再做情况专项说明;地方证监局视情况安排专项核查,并向社会适时公告核查结果。

       如媒体有重大质疑,公司澄而不清,社会各界又非常关注,交易所可引入特殊机制,要求上市公司等相关方召开媒体见面会。

       第五,交易所就重大自律监管措施在其网站设立专栏公示,以提高自律监管的透明度。

       监管之眼紧盯问题和风险

       记者:今后,上市公司监管的着力点何在?

       欧阳泽华:上市公司监管要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丰富线索发现渠道,提升交易所移送线索的能力,证监局要充分利用年报信息发现问题,并提高对媒体质疑、信访举报等的核查水平。

       现场检查是日常监管的不二法器,要不断探索现场检查的方式方法,提升科技手段。要实现现场检查与稽查执法在标准和程序上的有效衔接,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可及时立案。出台关于监管措施的标准,适时推动重大监管措施的集中公开。

       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任重道远

       记者:今年在并购重组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欧阳泽华:并购重组是消化过剩产能、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主渠道。目前,我国企业兼并重组还有很多障碍,如审批部门多、周期长,交易成本高,加大了并购重组的不确定性。

       近年来,证监会一直以信息披露为中心,改进并购重组审核理念,为注册制改革做铺垫。具体措施包括:清理简化行政许可,改革现有单一股份定价机制,丰富并购重组支付工具等。证监会正推动建立跨部门的并联式审批机制, 预计今年可出台。

       从宏观角度看,由于企业所受管制较多,加上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不够,并购浪潮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我国每年与上市公司有关的并购重组交易额约9000亿元,仅相当于去年GDP158%,而印度大体为3%,美国为10%。水击则波兴,并购重组市场的潜力亟待整体改革予以释放。

       五方面完善退市制度改革

       记者:如何推动退市制度改革?

       欧阳泽华:推动退市制度改革,要以市场化、常态化为原则。一是完善制度安排,支持公司根据自身发展战略自愿选择主动退市。从2001年退市制度实施到现在,共有77家公司退市,其中30家是主动退市。二是研究推出重大违法退市的标准、情形、程序。三是严格落实现行退市制度安排。四是做好退市公司的后续配套安排,包括退市后的并购重组、重新上市等制度。五是就退市问题做好与地方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工作衔接。

       着力推进中小投资者保护

       记者:如何监管中体现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欧阳泽华: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保护中小投资者就是行资本市场之大道,更是上市公司监管的立足点。

       一方面,要保障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将大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各项承诺嵌入信息披露文件,并接受社会监督。

       另一方面,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参与权。目前,股东大会中小股东参与率很低,如创业板约2%。为此,要推动股东大会网络投票,对中小股东的投票情况单独计票并公开;支持独立董事就重大事项征求中小股东意见。完善交易所互动平台,会同司法机关研究完善涉及投资者的司法救济制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