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唱一支心中的歌,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两岸同歌一家亲,涛声依旧唱江山。” 这是为赴台交流所创作的歌曲《两岸同歌》中的一段歌词。 从《念故乡》到《美丽的台湾岛》,我们完成了以上三首歌曲的联唱。当我指挥的手势停顿在结束句的小节音符上时,团员们互动的笑容,泪水交织着滚落的汗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我转过身去向台下观众谢幕,震惊了。可容纳1500人的台湾台北市“城市舞台”剧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 那是在2010年12月27日的下午,民革中央老干部合唱团暨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合唱团,应台北爱丽丝合唱团的邀请,所进行的一场交流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但凡遇到这种统战往事的回顾,尤其是亲历、亲见、亲闻的场面,就会使我激动不已、心潮澎湃。 我所担当艺术指导并兼合唱指挥的这个合唱团,有40余名团员,平均年龄68岁。他(她)们大都由民革中央机关的老干部、老党员中的离退休人员所组成。他们既是统战对象又是统战工作者,在他们身上的确具备着“政治、经验、威望”的优势。然而,就合唱艺术来讲,他们没有一位从事过文艺工作,甚至走上合唱的舞台也还是他们有生以来的头一次。但是,为什么能很快进入角色,而且圆满完成赴台交流任务?我想,势必来自多年来统战工作的文化底蕴;势必在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历程中所具有的开创性;势必在于团员们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接到邀请后,在不到半年的准备期限里,合唱团员们面对艰苦的训练与紧张的排练,没有怨言、没有畏难情绪。有的推迟了出国探亲,有的带病坚持排练。女低声部的一名骨干团员(原民革海淀一支主委),赴台前已确诊为乳腺癌,但为了不影响演出,她隐瞒了病情,坚持完成交流任务后才进行了切除手术。我曾反问过自己,已经步入老年的和唱团员们,不仅仅是为了老有所乐吧?是的,在老有所为中,支撑他们的是祖统工作那鲜明的主题;他们眷恋的是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他们用“心”去交流,用真情与坦诚传递着“好声音”,这势必引起了台湾观众的强烈共鸣。 处于统战工作的敏感性,针对两岸之间首次以民间形式开展的合唱艺术交流,尤其是邀请方暨主办单位“台湾爱丽丝合唱团”,她们已建团20余年,曾赴英、美多国进行交流演出获得好评;她们的先生大多是台湾国民党空军校官及校官以上的退役或在职军人,这支由官太太们组成的女子合唱团,足以证明在台湾当地的层次性、代表性。所以,了解演出效果以及了解赴台反应,自然是我把握的热点。 民革合唱团副团长的婶婶—原台湾财政部政务次长何显重的夫人,已是83岁高龄,她一把将还没卸妆的侄子搂在怀里,连声说:“唱得真是太好了,就像专业的一样,尤其是你们团演唱的歌曲,很感人也很有气魄”;合唱团团长的姐姐—原台湾奥委会主席杨森的女儿,亲口告诉我们:“你们的演唱是高水平的,服装又是那么的漂亮”;女低声部冯洁的姑姑—抗日名将冯治安的女儿,在参观上海世博会时心脏病突发,被紧急送回了台北,养病期间正值侄女的赴台交流演出,老人家不顾家人的劝阻,在两位女儿的陪同下坚持看完了演出。她女儿对我们说,老人家听到《念故乡》、《两岸同歌》的歌曲时已是泪流满面,激动得受不了了。老人说这些歌勾起了她太多的回忆…… 回到宾馆驻地,兴奋点仍在萦绕脑际的时候,我接到了活动总牵头人孙大姐发来的短信:“我看到许多团员含着眼泪唱歌,是把大陆友善与和谐的心境融合在了歌声里,这充分体现出我们的团员为祖国的和平统一所尽的那份责任。” 经过请示,我们参加了12月28日上午的一个“重头”活动。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立法院院长王金平会见了全体合唱团员并讲了话。其中,他充分肯定了几年来两岸和平交往在各个层面所取得的成果。他说:“两岸的交流如水乳融合,非常的契合。尤其是两岸关系在签署EC⁃FA之后更是达到了顶峰,在分割五六十年之后,这样的情景令人感动。”“两岸民间业余合唱团这样的相互往来与交流,是两岸增加了解、加强互信一个非常好的形式,这种柔性往来今后越多越好。”王金平先生的讲话博得了与会者热烈的掌声,他还在贺辞中写道:“金平看到两岸交流新孕育的美丽果实,台北市爱丽丝合唱团邀请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合唱团一起以悦耳的声音共谱和弦,这也象征着两岸交流将是何等的琴瑟和谐!” 这种心声与互动,是我收获的又一“好声音”。 在统一战线新的时期,弘扬优良传统,发挥自身优势,即是在为统一战线的中心工作谱写和谐的乐章;传承政治薪火,继承民革老一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奋斗的坚定信念,从“心”出发,做好祖统工作,即是“艺术”的升华;深入了解台情,加深两岸同胞理解;即是脱俗与纯真、契入“剧情”的真实写照。 于是,让我们继续分享那份无法取代的心灵喜悦与动人心弦的“好声音”: 五千年的血脉,同一条根; 五千年的语言,同一颗心。 根是相连的根,心是相通的心; 统一民族的历史上写着同是中国人。 手相牵、心相连,我们共有一个家园; 情不变、爱无限,我们永远血脉相连! 2011年9月25日,还是我们这些老团员,在武汉市琴台音乐厅,围绕“辛亥革命百周年”纪念这一专题,又一次组织的合唱音乐会。那是我第一次指挥由“两岸三地”组成的上百人合唱团。从四个和谐和美的声部中发出了同一种心声——血脉相连。 2014年4月19日,在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厅,以“金色年华”为主题的“两岸三地”合唱音乐会,压轴戏仍是同台演唱《血脉相连》,像最初策划的那样,这首歌曲将音乐会推向了最高潮。那次的演唱会上,我再次看到了台湾爱丽丝合唱团的老大姐们。所不同的是,她们与我指挥互动的眼神更具光亮,似乎在实现着一种心灵的契合;在通过这“好声音”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广泛力量,在共同增强着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认同感;又似乎是在共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