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当前位置:

首页 民革人物 党员风采 查看内容

民族花朵的守护者

2014-6-25 10:2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11| 评论: 0|原作者: 周福志 王雪飞

摘要: ——记民革党员、设计师、画家川三“丽丽同学:你的来信已收到。信中得知你还在为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的奋斗、努力的学习着,我感到十分欣慰。无论是作为长辈还是民革党员,你们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们既然已经相识了, ...

——记民革党员、设计师、画家川三

      “丽丽同学:你的来信已收到。信中得知你还在为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的奋斗、努力的学习着,我感到十分欣慰。无论是作为长辈还是民革党员,你们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们既然已经相识了,我都有责任关心你、帮助你,使你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能够健康地成长……谢谢你送的围巾,好孩子!

       这是今年2月,一封从北京发往贵州黔东南雷山县西江苗寨的信。收信人是家境贫困、学习优秀的高三苗族女孩丽丽——“守护56朵花在行动的首位受帮扶者。发信人是该活动的发起人——北京民革党员、民族文化研究者、油画艺术家川三。

       一台车,两个人,翻山越岭,千里跋涉,学校推荐,入户实察,寻找真正需要帮助的少数民族、学习优秀、家庭贫困的高中生,并以受帮扶对象记录传承民族文化为条件,川三一开始就用一种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甚至有些笨拙苛刻的方式,来诠释守护56朵花——在行动。在民革北京市委会和北京市慈善协会的指导支持下,该行动目前已深入到我国西南、西北、东北多个地区,受益者不断增多,有人称其为用脚丈量出的慈善,或曰川三模式

       与民族文化结缘

       川三,这是一个易让人感觉费解且拗口的名字。相比之下,他的本名陈明,在北京乃至全国设计圈已是颇为响亮的名号。他操刀或参与设计的著名项目有:世界公园、北京工人体育场、外交部新闻发布厅、中日友好医院、1990年亚运会运动员服装、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人员服装等

       竖三横三,就成了川三,我觉得比较好记,而且在我国传统文化里以三为大。川三圆脸微须,声如洪钟,笑谈间充满豪爽。1961年,他出生于北京一个艺术世家,父亲是中央美院和中央工艺美院的资深油画教授。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就酷爱文化艺术,曾先后就读于天津工学院、中央工艺美院、清华大学高研班,主修设计和油画。

       从国企、外企到自主创业,从普通设计师到首席设计师再到拥有自己的团队,一步步走来,川三的职业生涯充满着故事、机遇和挑战。

       设计和绘画,都离不开生活的阅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川三就开始游走国内外多地,特别是每年寻访不同少数民族地区,成为他雷打不动的爱好。他表示,艺术不能脱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社会、对民族都要充满感情,他正准备用西洋油画浓烈的色彩,勾勒出56个民族的形象大使

       民族的形象大使。但在从中获取灵感与滋养的同时,各地现代化建设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侵蚀、破坏,也常让川三感到焦灼。多元化是文化的魅力所在,而这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丰富多彩的多元民族文化。川三说,有些民族地区的人们并不觉得自己民族的服饰、文化、习俗、建筑是好的,甚至认为是过时落后的,另一方面这些民族特色却被过度商业化,出现在酒店里、景区里,看到这些很让人心痛。

       原因是什么?他开始了苦苦思索。随着事业蒸蒸日上,他把更多精力放到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研究上,并出资支持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项目。2003年,他出资创建了公益类网站世界民族网,运用网络技术打响了民族文化保卫战。

       世界上约有3000个民族,所以我们的域名是www.3000n.net川三说,网站每年光固定投入都有数十万元,没有利润回报,困难时也曾想过放弃,但还是坚持下来了,就希望给人们一个了解世界民族文化的平台,让各族人民能记住、爱护自己的文化之根,让文化多一些色彩。

       为了民族的花儿

       跟民族文化较上劲,不断地走访、记录、研究,并十万百万地给予资金支持……在有些人眼里,川三的这种情感和做法似乎已超出爱好,有些不务正业了。

       少数民族文化,是人家自己的事儿,和你一小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这不烧钱么?又挣不了钱,如果做慈善直接捐赠更容易些。”“很佩服你,但你一个人这样做,又能起到什么效果呢?”……面对质疑和担忧,川三坦言有时也不知如何回应,便笑着说,我也不图啥,就觉得该做点事儿,图个心里踏实。但是,他却不得不开始更深入的思考。

       一次查资料时,川三看到广西少数民族女童教育政策倡导项目组对广西62个县的861名在校少数民族贫困女生作的调查,结果显示:近27.07%的少数民族村寨至今还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60.98%的少数民族村寨有至今没有出过一个女大学生。

       这一下惊醒了我,让我联想到以前的经历,我所调研的少数民族大都在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特别是某些地方重男轻女的思想浓厚,给我触动很大。川三说,因为是少数民族女孩,九年义务教育后,不少因无钱再读高中,能上大学的更是寥寥无几,甚至陷入了女孩上学少-文化低-多胎早育-更贫穷-女孩上学更难的恶性循环。

       在川三看来,为了民族的花儿,也是为了民族的未来,因为今天的女孩,就是明天的母亲,她们还担负着着孕育教育后代的重任。发起一项专门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女生完成学业的公益活动,在他的心里越来越清晰。

我国有56个民族,女孩都被称为花朵,而且这个活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所以就叫守护56朵花-在行动川三向记者解释说。而这一想法也得到了民革北京市委会、北京市慈善协会的支持。

       千里跋涉在行动

       20131228日,一辆越野车悄无声息地驶出京城,目的地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日行程1024公里,一路开车的正是川三,坐在副驾驶的是他的助理、同为民革党员的孟子凡。

       就在三天前,由北京慈善协会、民革市委、世界民族报、世界民族网联合主办的守护56朵花,在行动中国56个民族文化调研活动暨大型文化艺术慈善助学活动宣告启动,并建立。

       这不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很早就开始了策划。川三说,他们设定了南线、北线两个线路,计划在近年内完成对我国56个民族的走访,对民族文化生存现状进行系统的调研,并结合学校推荐、实地走访,确定帮扶对象,为她们提供全程高等教育的学费、生活费。

        一路上,以中国地图为背景的守护56朵花-在行动旗帜贴在右侧车门上,看起来并不显眼。但每到一处,他们给当地人留下的印象却又很特别。

        “川三老师,每到一处一户都亲自去看,他不喜欢走形式,有的学生家庭情况明明不错,他会果断拒绝。他也不喜欢搞接待,坚持一切自理。而且从湖北到四川再到云南,数千公里,山路崎岖,他都坚持自己开车,我替一会儿都不让。孟子凡说。

        “坚持自驾是想挑战一下自我,证明只要你想去,再远的路也在脚下。川三告诉记者,其实,许多少数民族家庭的女孩,不是真正读不起书,更多是父母观念问题,有的通过做思想工作,就可以避免一个女孩失学,真正需要帮扶的肯定会帮,目前已经确定了10多个。

       为保证活动可持续进行,动员更多社会成员参与,今年1月,川三和北京慈善协会联合成立了劳伦斯--少数民族优秀大学生奖励基金

       “我们力所能及的一点帮助,也许就能改变一些孩子的命运。这些孩子都很好,很知道感恩,像第一个确定的帮扶对象丽丽,她不仅寄来了自家做的粉丝和自己织的围巾,还写信告诉我她的学习情况,我很感动。川三说。

       “其实,我还有个更长远的想法。川三坦言,他希望每个民族里都有几位受帮扶的大学生,将来在不影响她们学业和工作的同时,通过拍照、撰文等,来挖掘和弘扬她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为恢复民族文化自身的造血功能贡献力量。而且,鼓励她们有条件后可以向基金捐赠,既让她们感到价值和尊严,也能帮助更多的人,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