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北京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们履职的最后一年,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他们都经历什么?有哪些感悟?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北京市政协宣传处联合北京时间推出《我在政协这些年》,为您讲述委员背后的故事。 在政协的这些年,许多回忆在王以新看来都是非常的珍贵。当王以新委员回想到最开始与政协结缘的时候,不禁泪湿了眼眶。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我国著名的棉花专家,长绒棉创始人及农业教育家王桂五教授。他早年留学于美国,后来义无反顾回到祖国,献身于棉花科研和高等农业教育事业。为了响应国家号召,1952年王桂五教授随王震将军举家支边来到新疆,为新疆八一农学院的筹建和发展,为新疆的农业教育事业和全区棉花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父亲对祖国的热爱和为之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小就深深地扎到王以新的心里,她带着父亲“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刻苦学习、贡献社会”的做人宗旨,一路不畏艰难地走来,心里的那份根也随之开花结果。 “这几年政协生活的历练,使我从有荣誉感到了有责任感。政协各位主席和各级领导带领我们开展调研、视察等各种履职活动,使我由一个单纯的医生,学会了关心政治,学会了参政议政” 王以新回想到刚当上政协委员那时候,心中充满了感触。 王以新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曾多次获得参政议政优秀奖、北京市级与区级政协多项优秀提案奖、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等。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的王以新时刻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着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责任。在政协履职中,她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在调研中,充分发挥参政议政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 来源:北京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