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 2017年北京民革两会专题报道 委员提案 查看内容

关于建议进一步加强完善医联体建设的提案

2017-1-19 19:2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227| 评论: 0

摘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全科医疗科 王以新 18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马长生 560 北京市妇联 副主席 常红岩 华润紫竹药业 尹栩颖 190 大雄珠宝文化 王兰 187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全科医疗科 王以新 18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马长生   560

北京市妇联 副主席 常红岩

华润紫竹药业 尹栩颖   190

大雄珠宝文化 王兰     187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的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建立大医院带社区的服务模式和医疗、康复、护理有序衔接的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带头作用,加强社区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鼓励康复和护理机构发展,建立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促进分工协作,合理利用资源,方便群众就医,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医联体最早起源于欧洲国家,主要以英国、美国为代表。英国NHS由各级公立医院、社区医疗中心、各类诊所和养老院等医疗机构构成。美国医联体以摊派董事会结构或准公司模式运行,由几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组成。

分析: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逐步完善、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的健康观已经发生转变,健康权利意识和服务需求不断增加,需要的医生和社区医疗数量增多,要求医生分布合理。政府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推进建立大医院带社区的服务模式和医疗、康复、护理有序衔接的服务体系,增强社区卫生机构能力,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同时医联体建立日趋国际化,英美等国成熟医联体对本国医疗体系和国民就医产生有利的影响。这些都促使着我国应当更加重视医联体的完整建立。我国卫生部于2013年引发了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文件,提出鼓励“医联体”形式,要求以公立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和共同发展,推动分级诊疗格局形成。目前,北京市东部、北部、中部各个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形成各形式“医联体”,并不断发展完善。不仅使患者优先享受大医院专家服务,并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及时住院治疗,缓解“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同时提高优质资源利用效率和医院收治病人的能力,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服务水平。但是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职能不清、效率不高;大医院医师不能按时下基层锻炼、鼓励机制不健全、缺乏利益吸引;双向转诊不能顺畅、基层医疗水平有待于提高;没有完善网络对接;基层医疗不完善等等。

建设建议:

出台更为完善的“医联体”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条例,从法律的角度,进一步明确定义并区分医联体中核心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三层卫生服务机构应具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避免职能混乱、构成冗杂,提高各级之间、同级之间开展工作的效率。

建立更加完善的“医联体”支持机制,加大对“医联体”的资金投入。建立与“医联体”相关的奖评体系,建立“医联体”内各级医院科研项目的财政支持,鼓励各级医院积极寻求合作医疗单位,并在行政上给以支持。同时完善财政监督,明确财政支出,避免资金使用混乱。

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设备及人才上的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善医疗设备体系建立、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基层医护人员工资待遇,同时,鼓励上层医院加强对基层医护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和进修。

4发挥医联体牵头单位“责任主任”机制,在基层担任副主任职务、更好地参与基层建设、承上启下密切联系医院间业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并建立双向评价体系。

5建立医联体之间业务评价制度,互相督促:大医生下社区带教、出门诊;基层医生进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业务学管理。

6通过医联体整合基层医技化验室检查、搭建网络会诊平台。

7充分开展医生多点执业机制,请三级医院大医生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门诊、帮带教、方便百姓。
返回顶部